江浙滬包郵就是說在江蘇、浙江、上海這三個地方是包郵的,不用出郵費
憑啥只有江浙滬包郵?
江浙滬包郵區(qū)并非偶然
其實,最初發(fā)展起來的包郵區(qū)是江浙滬,并不是偶然。
買的不如賣的精,想要賣家包郵,那得讓成本降低到賣家高興。
怎么能降低物流成本呢?運一次比折騰好幾次劃算,短距離運輸比長距離劃算。
要是有一個地方買家和賣家集中,距離又不遠,賣家一高興,就給你包郵了。
江浙滬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。
先說買家,江浙滬總人口就有1.5億多,這么多的潛在買家,集中在只有20萬左右平方公里的土地上。
那為啥不帶上旁邊的安徽一起玩耍?
潛在買家雖多,還得轉換成真正的買家。
包郵區(qū)還是江浙滬的2013年,浙江省年均網購金額為7786元,江蘇為5127元,分列第二、三位,上海的年均網購金額也超過了4000元,排在第五,安徽連前八都沒進,只能一邊玩去了。
再說賣家,全國著名電商網站,除了京東和唯品會,其它的比如淘寶、蘇寧易購、易迅、1號店都在江浙滬。
近水樓臺先得月,江浙滬的城市電子商務那是相當發(fā)達。
2016年的電商百佳城市,江浙滬就占了29個,前十里面就有杭州、金華和上海三個。
這么密集的買家和賣家都集中在這2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,產生的交易量是巨大的。
2015年雙十一,15%的包裹就沒出過江浙滬。
要是距離再遠些,比如雙十一城市間發(fā)貨第二位的上海到北京,路途實在太遠,想要包郵就很難了。
距離隔得近,還得有路才有物流。
江蘇公路總里程和高速公路總里程均居全國首位,截至2015年底,江蘇通車里程高達5200公里。浙江全省有6條國道和66條省級干線公路,公路通到了每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。
這樣密集的公路網,包郵就是小意思。
中部五省包郵率上升
不過,說出來你可能不信,
2015年江浙滬包郵率僅有87.3%,和全國平均包郵率持平;
中部五。ê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)的包郵率已經達到89.4%,超過了傳統(tǒng)包郵區(qū)江浙滬。
為什么這幾年包郵區(qū)已經不止江浙滬了?
對于中部地區(qū)而言,基礎快遞費用較高,買一次要頂五次才劃算,不如攢起來拼單精打細算,拉高了包郵率。
而在傳統(tǒng)包郵區(qū)江浙滬,快遞費本來就低,也就懶得費心思拼單,包郵率也就相對較低。
但是有一個數據還是揭示了真相——低價位包郵率。
一次網購99元以下的包郵率,江浙滬平均83.6%,全國平均只有81.5%。
要是網購只有59元以下的時候,江浙滬平均70.2%,全國平均只有67.0%。
所以包郵區(qū)的真相其實是:
長三角城市群,自帶屬性是想包郵就包郵,包得低價,包得任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