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剛深圳發(fā)布教師輪崗制度不到24小時,教育部官網(wǎng)顯示,懷靖鵬已接替陳寶生出任教育部黨組書記,教育部一把手換帥是在學區(qū)制度改革和義務教育雙減的關鍵時刻,**決策層落實政治局會議和中央深化改革委會議精神的關鍵大招。
今年5月,國城花園127.82平米法拍房源以2206萬元成交,與2月初同一戶型房源的2868萬元成交價相比,降低662萬元。
如果說首都北京讓多校劃片取代單校劃片徹底落實,那么深圳就是教師輪崗制度的社會主義先行試驗區(qū)。
來看看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的深圳經(jīng)濟特區(qū)社會建設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,這項立法的重點是解決民生領域的痛點和堵點問題,包括教育、住房、就業(yè)、醫(yī)療,明確提出市政府應當實施科學合理積極有效的人口政策,逐步實現(xiàn)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。通過立法解決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。記住這里寫的是常住人口,而不是戶籍人口,重點就是建立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交流制度,也就是讓優(yōu)秀老師輪崗共享,讓學生在家門口的學校就能享受跟其他學校同樣的教育水平,這才是真正的就近入學,讓老師們流動起來,學生們就不再擇校跑遠路。
那么老師輪崗政策會真正落實嗎?
確切說,老師輪崗制度是所有教育改革中最容易落實的,只需要給輪崗的老師每月增加一兩千輪崗補助,老師們就會調動起來積極性。要知道很多老師為了增加收入,接私教的兼職都要跑得很遠,還要冒著被處罰的風險,而現(xiàn)在不僅不用再偷偷摸摸了,還能增加收入,何樂而不為呢?
而這種輪崗區(qū)還能讓相對不優(yōu)秀的老師有快速交流學習的機會,就能真正落地優(yōu)秀教育資源的均等化,而教師的流動要比學生的流動方便很多,因為孩子都要家長接送,而教師只是一個人跑動,而那些在民辦學校的教師哪個又不是離家很遠,其實遠近根本不是原因,工資和社會榮譽才是根本吸引教師的關鍵原因。這不教育部長先換崗了,老師難道就不能流動起來嗎?
在中國沒有選擇不能落地的,關鍵是**領導是否拍了桌子,三年沒有落地的北京多校劃片取代單校劃片,結果在政治局會議宣布,防止學區(qū)房民意炒作房價的公告后立刻就近落地了,那些煽動上訪的中介公司也被拘留了。那些嘴上說教師輪崗很難的人,其實心里知道非常清楚,只是害怕自己的房子掉價而已。